原煤仓棚煤原因曲线分析:现在多数火力发电厂原煤仓结构,上口进料,下口排放料,物料自上而下靠自重下落,下落的物料在斗壁内部流动,故愈向下流动,通流面积愈小,对物料本身就形成挤压;同时由于原煤密度的增加,其与斗壁磨擦系数增加以及含水量较大的细原煤与斗壁的粘结往往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另外物料的水分含量,粗细度比,热传导量的变化,物料在容器内存放时间长短等都是堵塞的基因。堵塞的部位,多数在水泥煤斗与钢煤斗接口处,在这个范围内由于斗壁原煤流速较慢、物料密度较大以及热传导较快等原因,斗壁开始粘结薄层物料,粘结后增大磨擦力,然后朝中心方向延伸,逐步增加厚度,终堵塞,造成给煤机断煤。二、解决煤仓“棚煤”的方案:1.堵塞后目前处理方法:1.1运行人员发现堵塞后,人工用大锤敲打,长钎捅,缺点是效率为低下,不但严重浪费了人力,同时由于需要的时间较长,使设备的可用率大大降低;1.2用振动器代替人工敲打,缺点是效率不高,同时在已经形成堵煤时越振越实,同时有时也使斗壁上防堵煤衬板松脱造成严重的后果;1.3空气炮振打,缺点也是效率不高以及形成堵煤时越振越实;1.4我们生产的疏松机能够从基础上破坏堵煤条件,但一代疏松机存在好多缺陷:断煤信号不具备良好的可靠性能,不能启用自动化功能;没有定时启动功能;没有动作次数记录,从而给生产带来大不便。2.二代疏松机工作原理及优点:2.1工作的原理吸收了一代的优点,从原煤斗壁上工作,消除堵塞的基础,破坏堵塞的条件;2.2疏松机平时不堵塞不工作,堵塞后才工作,也可以手动控制或定时启动控制,数字计数器准确记录动作次数;2.3重要的优点是具备一个良好可靠性能的进口断煤信号器,可取代物料监测器,堵塞断煤后自动发现,自动启动,自动疏通,疏通后自动停机,该自动装置可靠性高,在已经安装的200余台设备中至今未发生过由于断煤信号故障出现的堵煤现象。2.4疏松机安装简单,可调,安全,可靠,很少维修(就地维修)。一经投入多年受益。三、疏松机控制方法:1、手动控制:在给煤机断煤等故障报警及疏松机自动控制装置面板上,按启动按钮启停控制疏松机,动作一次完成一个周期。2、定时控制:通过装置面板定时并关位置的设置,可实现定时控制的切投,在给煤机运行时投入定时控制,疏松机将按设置的时间间隔动作,每动作一次完成一个周期,以防止长期积煤发生自燃。3、自动控制:在给煤机运行时,如果断煤开关动作,自动连锁控制疏松机动作,断煤信号消失,疏松机停止动作。
对于锥形原煤仓,仓壁半角越小,越利于煤粒流动。对于双曲线型原煤仓,截面收缩率越小,越利于煤粒流动。
在原煤仓初设的时候,原煤仓的半角、面积收缩率是根据甲方提供的设计煤种确定的。在考虑仓体容积和投资的因素外,原煤仓防堵塞的因素也一并考虑。但是,当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大部分电厂的煤质根本无法保证,严重偏离设计煤中,再加上下雨、下雪、结冻等不可控的环境因素,原来设计不堵煤的煤仓开始频繁堵煤。
原煤仓内部煤的流动状态(漏斗流流动、整体流动)不仅决定于仓体的半角和面积收缩率,而且取决于煤质本身。在设计煤种情况下,原煤仓内部煤的流动成整体流流动,但是在煤质发生变化(水分增加、团聚性强)后,原煤仓内部煤的流动就从整体流流动状态转变成漏斗流流动。而中心流原煤仓的堵塞几率要比整体流原煤仓的堵塞几率大得多。
该电力公司,2×600MW临界燃煤机组#1、2锅炉共7个原煤仓。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因入炉煤煤质剧烈变化,严重偏离设计煤种、校核煤种,锅炉原煤仓多次、反复出现蓬煤现象,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并带来大量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解决该问题,我方人员去年就一台煤仓进行改造,效果显着。这次的7台原煤仓我方派出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观察勘测,针对现有煤仓结构及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计划从煤仓结构改造、煤仓自动疏松装置方面对现有煤仓进行综合治理改造,以达到优化煤仓局部结构,改善煤流情况,改善煤仓的整体性能,从根本上解决煤仓的堵煤、棚煤、露眼、板结等问题,**煤料供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轻运行维护人员劳动强度。